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市县动态 > 正文

济源:“领航计划”创新培训机制,领航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8日15:54 来源:教育时报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2021年5月10日,济源示范区中小学校长一行60人赴江苏省南通市,济源示范区中小学校长“领航计划”挂职跟岗项目顺利实施。据悉,第一期挂职跟岗研修项目将于6月13日结束,第二期研修项目将于6月12日启动,7月8日结束。


  济源示范区此次组织的挂职跟岗学习,立足“现代化、高质量、多内涵、有特色、开放式、可持续”战略,聚焦“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的主题,依据“择优选派、定向培养、挂用结合、务求实效”的原则,突出“五个创新”(创新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法,创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评估,创新培训实践),实现以高质量的管理能力推进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以高水平的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目的。


  创新传统培训模式,实施集中培训与跟岗培训相结合,专题培训与挂职轮训相结合,理念更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经过两天的全体学员集中培训后,本着“谈感受、聚亮点、深省察、定主题”原则,5月13日,济源示范区的22名中小学校长被分派到南通市的田家炳中学、启秀中学、海门区能仁中学、崇川学校、紫琅第一附属小学、虹桥二小、实验小学、海门区实验小学、通师第二附属小学、海门东洲国际学校、海门区东洲小学等11所名校开始挂职跟岗研修学习,为期30天。


  创新培训方法,实行导师制培训,“一对一” 进行深入研修。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校长挂职跟岗学习项目,是济源教育历年来实施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研修时间最长的校长高端研修培训项目。研修学习期间,各项目承办学校校长任导师,从办学思想、特色课程、评价管理、队伍建设等成果经验方面入手,定期向跟岗学员做专题讲座;学员参加实习学校的校务会议、同课共备,聆听专题报告,观摩立学课堂,融入到该校的课后教研、学习教研展示中,感受学科教育,感悟校园文化……济源示范区沁园中学校长王家和说:“关注课堂的知识性,是启秀中学高质量的关键,‘三学课堂’即学教再构建、学法三结合。”济源示范区大峪第一中学校长陈长龙感言:“生命是一条河,需要流动,需要吸纳。教师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教育教学活动才会有底气。”“管理精细到了极致就是伟大,能仁中学的课堂管理真正实现了人性化与精细化相结合。”济源示范区梨林中学校长晋小宽这样总结说。


  创新培训内容,拉高坐标,争创一流。围绕济源示范区有关“拉高标杆,争创一流”文件精神,本次研修活动除了传统的管理水平、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研课改等项目外,新增设了“比差距,找不足,重实效,促提高”系列活动,要求参与研修的校长通过参加日常教研、社团、沙龙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通过系统的实践观察和广泛的思考交流,完成本期跟岗研修项目。此外,22名中小学校长被分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九年一贯制、教育管理4个小组,注重问题导向,深挖育人特色,撰写调研报告,提炼整改措施,以“南通教育”为坐标,积极为“济源教育”号准脉、开处方,力争以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效益,为济源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才才基础。对此,济源示范区轵城实验中学校长翟国喜说:“我要万分珍惜这次跟岗学习机遇,淘得真金,把经验带回去,把理论运用到办学实践中,真正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创新培训评估,做好“四个一”,强化“返岗实践”。为推进领航计划,突出培训实效。 济源示范区要求22名中小学校长在研修期间,要严格做到“四个一”(每人每天完成一篇研修日志;各小组每两周组织一次心得体会和学习经验交流活动;跟岗学习结束,每人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挂职研修报告;选择研修专题,总结典型经验,每人准备一个专题讲座)。研修结束后,研修项目承办单位、跟岗导师、项目领队,将依据《济源示范区教体局中小学校长挂职跟岗考核表》,从学习态度、研修日志、实例探究、经验分享、实践作业等5个方面,对所有学员进行百分制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济源示范区强化“返岗实践”,要求返岗1周内,挂职跟岗者要结合本校的学校文化、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社团建设、队伍建设、家校共育、评价体系建构等若干专题向全体教师汇报;要在两周时间内,经学校讨论商议后,形成学校管理改进的完整方案,及时分享学习经验,扩大研修成果,促进学校发展。


  创新培训实践,全面启动“领航计划”。据了解,济源示范区中小校长“领航计划” 挂职跟岗项目的实施,是为了顺应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多内涵、有特色、开放式、可持续”的新要求,结合示范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教体局高标准谋划实施的新时期校长培养项目:一是与江苏省教育厅合作实施中青年教育干部的培养战略,以“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为抓手,分批选派中小学校长挂职跟岗研修学习,全方位学习江苏省优质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中小学校长办学能力与治理水平。二是立足济源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定向专题培训、高校集中轮训,完善新时代教育干部梯队培养新体系,拓宽教育干部培养途径与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系统性提升中小学校长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与办学治校能力,培养新时代“高素养、宽视野、厚专业、善管理”的教育家型校长,为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学校管理提供人才保障。(教育时报记者 王强东)


责任编辑:郑国梁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