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基础教育 > 正文

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开展“品味传统·情暖冬至”德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1日18:52 来源: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其蕴含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教育内涵。近日,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发掘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意义,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劳动课、书法课、综合实践课开展“我们的节日”之“品味传统·情暖冬至”德育实践系列活动。

  讲冬至“老历史”

  课堂上,书法老师为学生普及汉字文化,讲解“冬至”二字的书体演变过程和不同字体的风格特征,同学们充满好奇,掀起了研究书法发展历史的热潮。同学们提前查阅资料,一起分享冬至知识和相关传说,吴蔓颖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冬至的来源,魏嘉萱同学列举了冬至的习俗,孩子们对冬至传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做冬至“香饺子”

  “在我们北方,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这一天是一定要吃饺子的,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老师带领学生了解不同饺子馅的寓意,指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与家人进行生活体验。从和面,调馅,擀皮到下水饺,每一步都积极参与,将所有的期盼和祝福融入一颗颗饱满的饺子,孩子与家长共同感受暖暖的节日气氛。



  绘冬至“民俗画”

  民俗画《九九消寒图》不仅是冬至的一项娱乐活动,更给予人们对温暖春日的美好希望。陈玥彤在宣纸上勾勒出腊梅树干,在枝干末梢画出梅花,姐弟俩和家人在梅花上写了名字,一幅极具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九九消寒图》就完成了。陈建企同学说:“梅花的精神就像‘红军精神’,我们要牢记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更要坚强勇敢,好好学习!”



  写冬至“古诗句”

  书法社团的同学们纷纷用毛笔记录别样的冬至节--他们有的将古诗句“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摘录下来,有的自创“疫如既往逢冬至”,尽情抒写着节日喜悦和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一幅幅墨香四溢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赋予了这个传统节日更多的文化内涵。还有的同学把“平安健康”“万事顺意”等心愿写在福卡上送给家人和老师,浓浓亲情和礼仪意识与传统节日交相辉映,熏陶着孩子们的内心。



  “眉上有风,冬至已至,夜色依旧,人间值得”。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创新德育教育路径,丰富美育活动载体,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童心,提升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在寒冷的冬天将温暖延续。


作者:刘家馨 任春乐 二审:郭明轩 三审:侯岩 责任编辑:肖博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