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优化建构红色乡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6日18:08 来源:河南大学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百年革命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民族意志和精神根基。红色乡土文化根植于本土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历史性,是红色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意识淡薄,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是红色乡土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红色乡土文化中蕴含的深厚民族文化底蕴,是高校第二课堂创新性开展的重要理论导向和实践逻辑。目前学界对红色乡土文化的研究集中在其概念探析与传播路径创新,但很少将第二课堂作为独立的传播路径来探讨;对第二课堂的研究集中在其建设问题及育人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但忽略了红色乡土文化在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构建中的建设性意义。将红色乡土文化与第二课堂的开展结合,是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构建创新的有益探索,对培育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更好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一、红色乡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第二课堂活动是助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树立、培养良好品行的重要环节。红色乡土文化与本土的历史民俗密不可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高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因此,将红色乡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以文养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方向。立德树人的根本内涵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红色文化蕴含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与这一内涵密切契合。相比传统的以宣讲为主的红色教育,红色乡土文化产生与本土,更易与当地大学生产生共鸣。不同于第一课堂的僵硬刻板,第二课堂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的发展需求,助力大学生正确价值体系的构建,为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内容供给。此外,依托红色乡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实践课堂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改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内涵空心化的问题。


第二,以文增智,增强高校学生的专业素养。高校第一课堂主要聚焦于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习得,对红色乡土文化的涉及多以宣传教育为主,内容单一,学生的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红色乡土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与时空的开放性,有利于改善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第一课堂的文化知识教育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形成良性互动,协同整合红色教育中的优质育人因素,通过这两种不同实践载体的育人方式,一体化提升高校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理论自觉。


第三,以文健心,培养高校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育人的核心在于培养健全和谐的人格。当前高校学生“病态人格”“畸形人格”现象居高不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人格教育成为高校第二课堂育人进程的重要环节。红色乡土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可以为高校学生的人格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等具有深刻内涵的红色精神,是高校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精神支撑。

 

二、红色乡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构建的优化路径

 

红色乡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构建是新时代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先进文化指引的第二课堂建设就像无源之水,无法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对红色乡土文化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的阐释,而不应用于实际情景中,这种研究也失去了其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因此,对于如何将红色乡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的构建,存在以下几点优化路径。

 

1. 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完善第二课堂教师培训机制,加强红色文化师资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素质教育队伍建设,是红色乡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发展的有效支撑。要充分发挥红色乡土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梯队。由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受限,高校学生无法真正深刻理解红色乡土文化的内涵,此时就需要教师作为联系的纽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展现红色乡土文化的魅力,达到红色乡土文化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第二,深挖红色乡土文化资源,实现多主题、多形式的红色文化全覆盖。目前部分处于偏远地区的红色乡土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利用,形成乡土资源闲置浪费的局面。高校应当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统筹整合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深挖育人内涵,形成多层次、全领域、立体式的第二课堂育人新局面,从而实现多主题、多形式的红色文化全覆盖。


第三,搭建红色文化第二课堂教育平台,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由于线下活动和教育在时空上的局限性,高校需要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红色平台,突破时空界限,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信息化系统在数据积累与挖掘上的优势,可以对学生红色学习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并设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第二课堂红色活动与教学环节均可记录、可评价,增强学生红色乡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2. 聚焦思想引领,有效回应学生的发展成才期待

 

第一,观念先导,提升学生对红色乡土文化的兴趣与重视程度。僵硬刻板、形式单一的传统红色乡土文化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红色乡土文化教育也不是空中楼阁,高校应发挥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地域优势和人文优势,开展红色乡土文化进校园、本土红色故事宣讲、经典红色文化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的教育效果。

第二,机制优化,实行可持续性发展的激励机制。高校应改变以科学文化知识考试为标准的静态评价体系,适当增加红色乡土文化课外实践学习考核的内容。同时提高第二课堂红色活动过程性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或适当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优先考量因素,提高高校学生参与的热情。

第三,模式创新,建立师生交互交流的第二课堂导师制。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仍停留在传统的第一课堂授课模式中,课后的交流互动较少。高校应将导师制的教育模式扩展到第二课堂红色教育中,为学生配备专业的红色文化教育导师,通过教师的“干预”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清晰的政治方向,让导师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红色乡土文化学习的风向标,打造红色乡土文化学习的大学校园阵地。

 

3.增强协同育人,形成和谐有序的红色文化教育生态

 

第一,加强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最终目的都是通过传播红色乡土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高校的一二课堂建设应该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导向,通过红色乡土文化中优秀精神特质的熏陶,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一个群体,一个民族,都会对本民族文化有认同感,认同感越强越具有自信。”

第二,注重培养手段的互补性。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教学活动内容上既不能相互割裂也不能完全重合,应该是互为基础、相互补充的关系。第一课堂主要进行红色乡土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第二课堂则以课外红色活动实践为主,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联动,构建综合融通、多维并进、互补互动的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新模式。

第三,完善培养过程的连贯性。两个课堂除了在培养手段上需要具有互补性,培养过程则需要连贯统一,才能保证学生在一二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高校对一二课堂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应当保持一致性,在课程管理平台上实现一二课堂的数据共享,对学生的红色乡土文化学习进行可视化管理,让学生在统一有序的培养过程中,领悟红色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与文化修养。

 

结语

 

红色乡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构建是新时代高校第二课堂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红色乡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构建的研究,形成对红色乡土文化与第二课堂融合发展的统筹性认识与理解,可以为今后的第二课堂改革与红色乡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红色乡土文化的价值不仅可以运用在第二课堂建设中,也可以贯穿到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聚合高校教育各领域的红色乡土文化力量,形成相互交织的教育合力,让高校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全面开花。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红色乡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210475064]


作者:伏楠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责任编辑:梅瑞祥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