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李晓彦:面向未来 铸造特色 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9日16:34 来源:《河南教育》(高等教育)

  黄淮学院近些年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走产教融合、校地企合作之路,成为推动全国和我省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探路者、实践者和引领者。


  黄淮学院发展成就令人振奋,在干部队伍和师生身上呈现出的精神状态让我感动。新岗位上,我将和学校师生一起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黄淮学院精神,为学校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实现新发展作出新努力,续写新辉煌。


  通过调研和摸底,我初步掌握了学校目前在学科专业结构上存在的问题。面对新任务,黄淮学院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和优化。为此我提出:要聚焦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走好差异化发展道路,持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学科,调整撤停低质专业,重塑升级传统专业。要把握时代潮流,对照急需特需本科专业目录支持清单,加强资源整合,加大人才资金支持,锻强提质优势专业,培育发展新兴专业,打造办学品牌。要优化顶层设计,抢抓时间进度,推动专业认证实现突破。


  为此,黄淮学院在学科专业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必须把握以下几点原则: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做好规划引领;二是坚持特色发展,分类实施;三是统筹兼顾,超前布局;四是结果导向,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更加完善的总体目标。黄淮学院应争取在近两年时间内基本建成以理工为主的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支撑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并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打造“韧性城市与乡村设计”专业集群新特色。以“建筑防水防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拟新增防水材料与工程(自设)等特色专业。充分集聚王复明院士、坝道工程医院优势资源,以防水材料与工程、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为依托,打造“防水+韧性+智能+绿色”学科专业特色,建设“防水材料与工程”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申建“绿色防水材料与水致灾害防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城市更新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黄淮方案”“黄淮样板”。


  二是厚植“生物医药与现代食品”专业集群新优势。以驻马店市“中国药谷”“国际农都”建设为引领,考虑新增药学、康复治疗学等急需紧缺专业。充分利用天方药业、华中正大、后羿制药、立诺制药等优势名企资源,申建河南省天中实验室、“原料药绿色制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持续打造中国药谷(驻马店)研究院产学研用一体化示范平台,助推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产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三是抢占“新能源与新型材料”专业集群新赛道。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引领,抢抓“双碳”战略发展机遇,拟新增智慧能源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等理工类专业,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学科专业体系。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申建“新能源电池与储能系统”省级重点实验室,全面提升新能源与网联汽车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水平,建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打造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新能源人才培养高地。


  四是塑造“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新动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未来产业发展为引领,拟新增电子信息材料等前沿性新兴专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优势学科。加快数智赋能,提升“智慧照明”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建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拓展“人工智能+”应用新场景,激活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


  对于黄淮学院来说,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既要有时不我待、加快推进的紧迫感,也要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实干精神,做到近期目标和中长期打算相结合。通过努力,使学校学科专业实力显著提升,早日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类应用型大学”。


作者:李晓彦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责任编辑:王曼琪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