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评价

——小学语文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评的学校实践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1日17:02 来源: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双减”工作的教育评价改革要求,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在“营造高质量的学校育人生态,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绿洲”这一愿景之下,基于“绿色评价”理念,在一二年级开展非纸笔测评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追寻核心素养导向的实施背景,凸显教育价值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设计,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全面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或“追求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落地,让学生的作业少了,运动多了;学业负担轻了,学习热情高了。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工作部署要求,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1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要求“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秉承“立雅求美,绽放幸福”的办学理念,基于“文质彬彬,绿意盎然”的育人目标,持续深耕“小绿芽”课程,积极构建“雅美少年”综合评价体系,全过程、全方位、数字化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基于学校综合评价顶层设计,聚焦核心素养,探索小学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评,帮助教师准确观察与判断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表现,充分发挥非纸笔测评的育人功能。


  二、推进非纸笔测评的全景实施,彰显教育功能


  学校在开展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评的实践探索中,经历了从重视知识测评的“模块闯关1.0”,到强调能力达标的“游园趣评2.0”,再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评价3.0”三个发展阶段。


  (一)“模块闯关1.0”:“萌虎”趣测评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在“双元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引领下,依靠专业化的学术支持系统,在一二年级初次尝试非纸笔测评。此次测评以“萌虎趣测评”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游戏闯关形式,引导学生在勇敢地闯过层层关卡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测评任务。


  学校结合实际,科学确定评价起点,制定评价目标,统筹安排评价内容,多主体、多维度评价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评价的多重功能,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


  以语文学科为例,学校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质量”三个维度设计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评的评价内容和观察点,制定出了“萌虎拼音”“智虎识字”“灵虎诵读”“虎口夺声”四大类游戏闯关活动,采用当堂连线展示与课下录制视频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呈现学生的学习所得。


  在检测学生识字掌握情况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创设“我是识字小能手”闯关游戏,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图画猜读认字。老师们还精心设计了闯关评价表,学生每闯过一关,即可在评价表上画上一棵“小绿芽”。整个测评结束后,老师们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检测结果,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学业质量。


  回顾此次非纸笔测评,在内容安排和情境设置上,不仅关注到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关注到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测评采用模块闯关形式,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性。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习成为一场快乐游戏,引导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收获知识、陶冶情操。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1.闯关游戏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连续性,学生只有在完成了第一关后,才能进入下一关,为了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闯关,测评教师无形中缩短了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思考,保障测评的全面性、有效性呢?


  2.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目标似乎就是闯关。而作为教育者,闯关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如何保证评价目标的有效落实呢?


  (二)“游园趣评2.0”:“绿芽”在成长


  带着这些思考,学校召开“文绿圆桌会”,在学校“一圆九中心”的支持下,对“模块闯关1.0”非纸笔测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复盘总结。在充分调研教师、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趣味化、生活化、贴近学生需求的游园评价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游园形式对测评的顺序没有太大的要求,能充分满足学生自由自在、个性发展的需求,保证每个孩子测评的效果。随着新课标的颁布,2022年6月,在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评中,我们对评价目标的制定、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形式的呈现,以及评价效果的评估上又有了新的抓手,最终确定以“百花竞放 绿芽成长”为主题,进行游园式的测评。


  为了让“小绿芽”们拥有一次沉浸式的测评体验,为学生营造出充满趣味性的“游乐园”。在语文“文耕园”中,老师们精心设置了“四时田园”“游园不值”“青青园中”“春色满园”等板块,全面考查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转盘、抽签、摸球等方式,抽取测评内容,在轻松的“游园”情境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在“游园趣评2.0”阶段,我们尤其注重测评目标的制定与评价。测评目标是测评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本次游园会,我们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的要求,将测评总目标定为“畅游汉字王国,尽情阅读表达”,分别设置了“四时田园--准确拼读音节,认识常用汉字,规范书写汉字”,“游园不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借助图画阅读,背诵经典诗文”“青青园中--听故事,讲故事”“春色满园--表达见闻,提出看法”等子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基本涵盖了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学要求,有明确的导向性和科学性。


  在“游园趣评2.0”阶段,测评框架的设计尽可能体现了语文能力的内核,涵盖了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评价,意图实现学科核心知识在情境中的建构与创造。而情境的建构与创造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乐于参与、乐于表现。


  与此同时,为了深入研究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评这一命题,我们的思考也再次走向深入:


  1.无论是闯关还是游园,娱乐性和观赏性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测评内容偏重概括,无形中冲淡了学生的学习评价要素。


  2.由于学生数量大,在实际操作中易出现效率低的现象,尽管有信息技术的助力,学校依然要组织大批测评人员现场观察、记录、统计,费时费力。


  3.测评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但是由于评价工具不够系统,难以科学全面地反映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的掌握运用情况。如何研制有层次、有梯度的评价量规,提高测评的信度和效度呢?


  (三)项目化学习评价3.0:小绿芽触摸大自然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充分总结1.0阶段、2.0阶段测评经验的基础上,2023-2024学年,我校迈入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和新课标要求的非纸笔测评3.0阶段--“项目化学习评价”。


  1.概念界定


  “项目化学习评价”是什么呢?


  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师生做项目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学校实践的“项目化学习评价”和“项目式学习”有相通之处。它是在一个项目主题的引领下,融合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体育、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等学科,有机整合这一学期各学科核心要素,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开展合作探究,在尝试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成果的过程中,采用的游戏化、项目化、综合式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是一种基于合作探究、思维训练、问题解决的评价模式,是一种强调创新、生成、发展、合作的评价方式。


  2.问题来源


  为什么把“项目化”用在一二年级的非纸笔测评中呢?


  首先,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标准对教育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以及教育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对学科素养、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学科实践等概念的大讨论。项目式学习是支持学生通过解决真实问题培育素养的一种“教学评”一体化的新样态,是促进国家课程“教学评”方式变革的一种重要载体。


  其次,在新课程教与学变革的背景下,学校创新实践了“多点互联型组织结构”,鼓励教师成立项目组。年级组、教研组或者教师个人可以根据需要发起项目,发起的原因可以是某项工作、教育活动、课程开发、教学研究,甚至是兴趣爱好等,经文绿圆桌会论证获批后,成立项目组,项目发起人担任“项目 CEO”募集成员。学校为项目组提供各种资源、流程模型、思维工具、成长跟踪等。


  在这样的实践探索背景之下,一二年级教研组长发起了非纸笔测评项目,并成立“非纸笔测评项目组”。一二年级全体教师担任项目成员,在同一项目引领下,共同探索将情境和活动实践结合的“融合交互式”综合性评价,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跨界整合、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能量场,促进“教学评”深度融合。


  3.实施路径


  怎样在实践中运用“项目化学习评价”进行一二年级非纸质测评呢?


  本学年,“非纸笔测评项目组”在充分调研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结合学校长期开展的“二十四节气”项目式学习活动,确定以“小绿芽触摸大自然”为主题,在一二年级进行“项目化学习评价”。“非纸笔测评项目组”围绕“小绿芽触摸大自然”这一主题,有机整合这一学期各学科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合作探究,在尝试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成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1)锚定目标,依据课程标准设计测评框架


  非纸笔测评中,清晰界定的目标图景和明确的评价标准,能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到哪里”“现在在哪里”“怎样才能到达目标”。


  基于这样的思考,项目组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相关要求,结合统编教材内容,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质量”三个维度设计评价内容和观察点,制定《统编教材语文阶段性评价框架表》。


  评价框架的设计,为我们梳理学习目标、设计评价内容提供了抓手。围绕“小绿芽触摸大自然”这一项目主题,我们联系学生已有学习经验,设计“观察大自然”“倾听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我爱大自然”四项测评内容,分别指向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的学段要求。


  以“项目化学习评价”中二年级语文测评内容为例:


  第一板块:观察大自然--识字与写字


  教师创设关于大自然的真实情境,考察学生对本册教材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情况;并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二板块:倾听大自然--阅读与鉴赏


  教师围绕本册教材语文要素设置三项任务--背诵、阅读、积累。带领学生走进山川湖海、秀美自然,背诵课内4首古诗,借助图画朗读一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章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第三板块:感受大自然--表达与交流


  教师依据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以图片为线索梳理故事脉络,了解故事内容,并试着讲故事,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第四板块:我爱大自然--梳理与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口头或图文的方式合作整理自己在“小绿芽触摸大自然”这一项目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合作完成“小绿芽触摸大自然”手帐。


  这样的内容设计,紧扣学段目标,整合教材内容,在要素关联中开展项目测评;注重体验跟进,聚焦思维发展,在项目进程中落实评价目标。这不仅是一次测评,更是一次值得回味的学习历程,真正体现了双减背景之下,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的美好理念。


  (2)聚合要素,基于情境任务开发评价量规


  “项目化学习评价”是一种观察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表现性评价。为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的优势,还需要有效的评价量规,增强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为了便于教师在项目化学习评价过程中更加清晰地判断、评估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表现,项目组聚合测评任务的情境、形式、对象、资源等要素,量身定制表现性评价量规,基于不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实现对不同表现的学生进行评价。


表1:二年级上册非纸笔测评的评价量规


  我们在评价量规的研制过程中,先根据测评任务明确每个测评项目的评价指向;再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评价指标,分层描述不同等级水平,尽可能地贴合学生在任务情境中的行为表现。评价量规的使用,便于师生在测评过程中明了每个项目的评价标准,做出较为准确的等级判定,增强评价量规使用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在过程性评价中,我们也根据真实任务情境开发了不同类型的评价量规(表2),以确保评价工具在测评活动中发挥作用。例如:我们以“智慧岛”为评价背景图,让学生在测评中获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在测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点亮”对应的龙珠,完成过程性评价。测评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回顾自己在测评中的表现,以自评和师评的方式进行结果性评价。这种任务情境式的评价量规,让评价工具的使用贯穿非纸笔测评的全过程,记录、判断、评估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的真实水平。


表2:“灵龙勇闯智慧岛”评价量规


  (3)结果反馈,依托数据循证评估评价效度


  学校依托NAS、云服务等搭建测评数据库,将学生非纸笔测评的过程资料和评价结果以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汇入数据中枢,形成学生综合评价系统。通过大数据的沉淀、分析,形成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画像,包含评价等级、教师评语、优秀作品三大板块,形成“一生一评”非纸笔测评的评估报告。


  测评项目组基于数据循证评估,对非纸笔测评的评价结果作出定量和定性的评价,并对量规等级描述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以确保评价效度最优化。此外,项目组还依据非纸笔测评结果进行反馈(表3),对标评价量规改进教学。通过对照评价量规中的表现等级,与学生实际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日常教学中的盲点,撰写测评反思寻找教学改进的方法与策略,从“一生一评”到“一生一策”,实现教学评的一致。基于测评结果,教师依据每个学生的评估结果设计与之匹配的个性化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建议。


表3:非纸笔测评结果反馈表


  三、探究学业质量评价的实践反思,体现教育追求


  无论是1.0版本的尝试,还是从2.0到3.0阶段的深入探究,我们在实践“项目化学习评价”的进阶道路上一路行走、一路发现。正如崔允漷教授所强调的:“新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运用知识做事、持续地做事、正确地做事,强调知识点从理解到应用,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及其运用。”评价应以教学生学会生活为最终旨趣,知识教学作为育人的基本途径应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终极关怀,而创新评价活动、拓展评价方式,是引发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保持学习热情的重要策略。


  当然,在探索“项目化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目前的评价主体多以教师、学生为主要角色,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究邀请专家、社区等多方评价团体,营造出更加多维的评价共同体;另外,项目化学习评价的特点在于项目成果具有真实性、公开性,在项目式学习评价过程中,学科融合还可以更广泛、更深入,项目成果还可以更丰富、更优化。


  智能时代,在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的同时,我们更关注全学生、全素养、全过程,既能指向育人目标,又将素养落地扎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的评价改革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人做、一些人做、一群人做到全体参与的转变过程,学校把目光从“育分”转向了“育人”,由此不断激发师生的内生动力,让每个学生都呈现出自然而舒展、真实而动人的成长状态。


作者:牛保华 二审:肖 博 三审:张智勇 责任编辑:周彦霁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