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基础教育 > 正文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点线面”一体,构建智慧劳动课程体系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2日16:23 来源:教育时报


“作物生长过程中怎么控制杂草的生长?”“七彩水稻的生长要经历哪些阶段?”“阳光房的水培种植有哪些注意事项?”近日,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以下简称“创新街小学”)的种植基地里,学生对农作物种植与养护的热烈讨论此起彼伏,知识面之宽让人赞叹,而这都得益于该校构建的智慧劳动课程体系。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为了筑牢学生的劳动基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健康饮食观念,以及传承传统农业文化的积极性,作为管城回族区劳动教育基地,近年来,创新街小学充分挖掘学校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构建了一套“点线面”一体,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智慧劳动课程体系,使学生跳出书本,开展植物种植成长记录、烹饪实践和田野调查活动,达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做绿色、根性的教育。



深入种植,抓学生兴趣融入劳动教育的“点”


为了回应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街小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了分级实施的“点”课程。如围绕智慧种植这一“点”,学校推出了“集装箱式植物种植”“全天候智能育苗室”“植物实验室”等课程。学生亲身参与播种、观察、照料、收获、分享及调研等劳动实践环节,不仅掌握了全自动化的种植技术,还深刻体会到科技在优化劳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点”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旨在促进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引导他们关注并解决真实的劳动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遵循规律,从作物生长融入劳动教育的“线”


作物的生长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遵循这一规律,以种植课程为例,创新街小学特别设计了“线”课程。


“我们选取了学生喜爱且具有代表性的作物,如七彩水稻、番茄、油菜、辣椒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系列前后联系紧密的研究性课程。”创新街小学副校长李媛介绍说。这些课程以“历史智慧—节气环境—工具方法—种植实践—收获加工—链接拓展”为框架进行设计,紧密结合生活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全面融入到日常教育中,注重跨学科、融学科的探究学习。通过劳动实践、情意教育、挫折教育等环节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节约的意识和勤劳的习惯。此外,“线”课程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分享与合作,让他们在快乐与自信中成长,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合作加工,以三方合力搭建劳动教育的“面”


为实现劳动教育的常态化、生活化、拓展化、科学化和科普化,创新街小学规划了全维度的“面”课程,通过选种、育苗、养护、收获、烹饪、深加工等环节,建设个人层面的基础能力、塑造班级层面的集体劳动意识、构建学校层面的劳动大局观念。


此外,劳动课程的实践活动不能仅停留在学校,还突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协同。学校还结合社会资源开设了丰富的社会服务劳动课程,并设置了科学探索、机器人、能源电动车等“创园”课程,以引导学生理解创新与创造在劳动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种植劳动,我们还充分利用校园内绿地、空隙地带和顶楼平台等空间,积极构建‘阳光房种植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种植场地。同时倡导学生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改造加工自制栽培器具,实现耕种、浇灌等基础工具的节约环保利用。”创新街小学校长曹显阳说,“我们将持续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感知劳动精神、涵养品格,努力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




(来源:河南省教育融媒体采编中心 通讯员 刘惠君)


二审:杜帅鹏 三审:侯军锋 责任编辑:姚梦迪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