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增强爱国情、报国志。7月中旬以来,郑州警察学院组织师生赴全国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暑期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思政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红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等开展实践教学,开辟了“从行走河南到行走全国”的实践教学路径。将思政教育扎根于中国大地,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启智润心,锻造忠诚品格。
回望百年党史,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全国铁路网正中心、中国国家地理运输战略中心、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的郑州,7月11日,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前往二七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详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大罢工、二七惨案等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深入交流了“二七精神”。7月17日,在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开展了红色之旅,了解了杭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以及新时代杭州建设和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参观学习,学生深刻把握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提升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共鸣,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与行动自觉。
赓续红色血脉,锤炼忠诚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7月21日至23日,在九省通衢武汉,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前往中共五大会址、武汉毛泽东同志旧居、武汉革命博物馆等地点开展红色教育,追寻革命足迹、重温光辉历程。在嘉陵江畔,思政课教师组织重庆学生前往红岩纪念馆,了解风雨如磐的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国民党统治区艰辛开展的革命活动。
学习参观后,学生一致表示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顽强不屈、英勇奋斗的精神品质,纷纷表示要继承好弘扬好革命先辈红色血脉,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新时代公安工作中淬炼思想,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接力奋斗!
学习英模精神,锻造过硬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7月19日,在苏州参加思政课实践的师生,共同参观了全国劳动模范事迹馆,聆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影响力的160名全国劳模的光荣事迹。在成都,师生前往公安部第一任部长罗瑞卿的故居,进行参观学习,了解罗瑞卿将军生平事迹,及其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安工作作出的重要贡献。在南宁邓颖超纪念馆,师生通过对展厅内的实物、图片、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参观学习,了解了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波澜壮阔的一生,接受了生动鲜活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主题文化教育。
在实践中,学生深刻感受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的征途中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信念和追求,努力锻造一支四个铁一般过硬队伍,矢志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组织座谈交流,推动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在“动起来”组织学生广泛深入开展思政课实践的同时,思政课教师还“坐下来”与学生、各铁路公安机关实践基地面对面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组织座谈,传达实践部署安排,宣讲实践重要意义,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询问实践困难,进行答疑解惑、专题辅导,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思政实践活动的认识、理解与把握。
此次思政课实践活动,把思政课堂延伸到学生实习一线、延伸至全国各地,组织相关座谈交流、实践指导活动10余场次,切实在思政课教学与公安实战化需要的紧密结合中,促进了思政教育与公安专业教育的深入融合;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紧密结合中,促进了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进一步深化认知,拓宽视野,从多角度多渠道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了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警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思政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形成了具有公安特色的思政实践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