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再次强调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层面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结合,为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河南经贸职业学院金融学院自2022年开始了三教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创新性的提出了“岗课赛证创”融合育人模式,围绕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金融人才“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将课程体系、技能大赛、职业证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各个方面与就业岗位需求有机融合,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为提升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育人成效显著。
1.融创入课,构建“岗课赛证创”五位一体育人体系
通过“岗课赛证创”模式的进一步优化与探索,将“岗课赛证”与“创新创业”、“大数据”相结合,以金融科技、金融营销等技能为“点”,以点建课,通过课程锻炼技能,引导学生统筹学习、技能提升、岗位就业于一体;以课程目标和技能要求为“线”,以线连接、赛证融合,进一步提高和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面”,以面拓展,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能力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通过系统的技能开发,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把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向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方向转变。
2.目标导向,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5-4-3-2-1”金融科技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紧扣时代脉搏和人才发展需要,针对金融行业人才培养需求探索设计出“5-4-3-2-1”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五个方面的核心要素(岗位对接、课程整合、技能竞赛、证书获取和创新实践),四个实施阶段(基础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实践应用锻炼和创新能力提升),以及三个保障措施(师资力量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搭建、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两类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证书)以及一个目标(培养高质量金融科技人才),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双向驱动,实现金融专业人才的全面、系统、高效培养。
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依托河南经贸职业学院金融学院的专业优势和教学资源,通过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共建专业,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的深度融合,促进专业内涵式发展,目前已有二十余家金融机构和泛金融企业与金融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项目;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积极性高,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成效显著,近两年获得各类奖项二十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2项,省赛一等奖6项;在竞赛指引导向下,金融学院毕业生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有效提升,2023届金融服务与管理毕业生在全校专业就业排名中提升至第14位,学生就业满意度高达96.45%;2023年5月组织279名学生参与“1+X金融大数据处理”初级证书培训考试,通过率100%,组织95名学生参与“1+X智能估值数据采集与应用”初级证书培训考试通过率100%。同时,河南经贸职业学职业学院金融学院的研究成果在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物流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得到了实践推广,对提高兄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